0G介绍&原理
维度 | 黑盒AI | 白盒AI |
---|---|---|
透明度 | 不可见 | 完全透明 |
可解释性 | 低(仅输出结果) | 高(提供逻辑和原因) |
适用场景 | 复杂任务(如图像识别) | 需合规或关键决策的场景 |
用户信任度 | 较低(因不可解释) | 较高(逻辑清晰) |
白盒核心价值——通过解释决策依据(如“基于用户偏好和历史结果”)增强可信度。
“去中心化AI”(Decentralized AI) 的解决方案,旨在通过区块链和代币经济机制解决当前中心化AI(尤其是黑盒AI)的透明性和信任问题。以下是具体解读:
1. 核心主张:去中心化AI的解决方案
- 目标:
构建一个 透明(transparent)、可验证(verifiable)、社区共治(community-owned) 的AI系统,替代现有的黑盒AI(不透明、不可解释的集中式模型)。 - 实现方式:
- 代币化治理(Token-based governance):通过区块链代币激励或惩罚机制(如奖励诚实行为/Slashing惩罚作弊),确保AI代理(AI agents)的行为可信。
- 基础设施层:图中提到 OG(可能指某项目或组织)正在构建去中心化AI的基础设施,为这一愿景提供技术支持。
2. 针对的问题:当前AI的缺陷
- 黑盒AI的弊端:
- 集中控制、决策不透明(如大科技公司垄断模型)。
- 存在滥用、偏见或作弊风险(缺乏验证机制)。
- 监管与反垄断压力:
- 引用《福布斯》和《彭博社》的观点,暗示当前AI领域面临反垄断审查(如“Antitrust Comes For AI”),而去中心化是可能的出路。
3. 关键机制与优势
机制 | 作用 |
---|---|
代币治理 | 通过经济激励(奖励)和惩罚(Slashing)约束AI行为,确保诚实性。 |
社区共治 | 决策权分散给代币持有者,避免单一实体垄断。 |
透明可验证 | 所有AI决策和训练数据上链,可供公开审计。 |
4. 行业意义
- 未来愿景:
推动AI从“大公司控制的黑盒”转向开放、民主化的生态系统,类似Web3对互联网的改造。 - 应用场景:
适合需要高透明度的领域(如医疗诊断、金融风控、公共决策等)。
总结
图中提出的“去中心化AI”试图通过区块链+代币经济解决AI的透明性与信任危机,强调社区共治和可验证性,是对当前中心化AI垄断现状的一种颠覆性回应。
deAIOS → 去中心化AI操作系统
2. 第一模块:Alignment(对齐/协调)
- Model Data → 模型数据
- Bar Detection → 障碍检测(或”规则检测”,需结合上下文)
- Governance → 治理
3. 第二模块:Service Marketplace(服务市场)
- Provider → 服务提供商
- Developer → 开发者
- Payment → 支付
- Registration → 注册
- Service → 服务
- Settlement → 结算
4. 第三模块:Storage Network(存储网络)
- Data Availability → 数据可用性
- Compute Network → 计算网络
- Datasets → 数据集
- Provenance → 数据溯源
- Inference → 推理
- Models → 模型
- Accessibility → 可访问性
- Training → 训练
- Assets → 资产
- PAFs → 协议资产框架(推测:Protocol Asset Frameworks)
- Vectors → 向量
- Agents → 智能体
5. 第四模块:Chain(区块链层)
- Infrastructure → 基础设施
- Security → 安全性
0G高性能存储的核心原理总结
1. 核心技术方案
- 分片存储(Sharded storage)
数据被分割成多片分布式存储,实现并行读写(测试速度达 2GB/s)。 - 纠删码(Erasure coding)
通过数据冗余编码提高容错性,确保部分节点故障时数据可恢复。 - 并行共识(Parallelized consensus)
多节点同时验证数据,提升存储效率(避免传统区块链的串行瓶颈)。
2. 核心能力
- 全链上AI数据(Fully on-chain)
所有AI数据(训练集、模型、资产)均存储在链上,保证可追溯。 - 可验证性(Verified)
通过密码学证明验证数据、模型和资产的真实性。 - 高性能与线性扩展
支持高吞吐AI应用(如实时推理),存储能力随节点增加近线性提升。
3. 硬件架构设计
- 分布式服务器(Disperse Servers)
- 数据存储线路(>60dB信噪比):保障数据传输稳定性。
- 多区域设备分布(>10bit寻址):支持全球节点部署。
- 高带宽路由(>40bit通道):优化跨节点通信效率。
4. 网络组件
- OG存储网络:基础分布式存储层。
- OG共识机制:定制化高效共识算法(未披露细节)。
- 智能连接(Smart Connect):动态优化数据路由。
- 深度发布库(Deep publishing bank):可能指链上数据发布与索引服务。
5. 核心优势
- 去中心化:无单点故障,抵抗审查。
- 企业级性能:满足AI训练/推理的低延迟需求。
- 可验证信任:从硬件到协议层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练习题
06 在存储网络中,我们通过何种方式支持海量数据存储(单选)
正确答案:C. 分片机制
解析:
分片机制是去中心化存储网络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核心技术方案。它将数据分割成多个碎片并分布式存储在不同节点,既能实现存储容量的横向扩展,又符合去中心化的设计原则。其他选项中:
- 超大规模硬盘(A)属于集中式存储方案
- 纠删码(B)主要用于数据冗余而非存储扩展
- Metadata上链(D)仅处理元数据存储
因此分片机制是最佳选择。
链接
0G 项目相关信息
官网链接:https://cn.rootdata.com/Projects/detail/OG?k=MTEwOTE%3D0G 测试网水龙头
- 水龙头链接1:https://hub.0g.ai/faucet
- 水龙头链接2:https://testnet.euclidswap.io/swap
Eliza 开源 AI Agent 框架
GitHub 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elizaOS/eliza0G Eliza 框架
GitHub 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0glabs/0g-eliza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EIGHTJIU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