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举例

Cosmos

设计目的

  • Cosmos 的设计目标是成为可以建立各类区块链通信、共享的底层架构。
  • Cosmos SDK 是一套具有开箱即用的共识和执行工具,允许任何人创建自己的 PoA/PoS 区块链。
  • Cosmos 不是 ETH 这个 L1 的 L0。

  • Cosmos 上可以建立自己的 L1,主要分为:

    • 平台类的链(如 Terra)
    • 应用链(App Chain)
  • 各类链通过 IBC(Inter-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) 连接 Cosmos Hub。

  • Cosmos 的设计前提:

    • 基于智能合约的虚拟机在灵活性、主权和性能上受限。
    • Cosmos 不是建立一个可运行多应用的单一虚拟机,而是鼓励和促进为每个用例创建单独的区块链。
    • 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灵活选择架构、语言等,最后通过 Cosmos 的多链通信层 IBC 实现互操作性。

术语

  • 单个区块链被称为:区(zone)
  • 连接模块被称为:中心(hub)

关于Cosmos

  • Cosmos打造了全套的标准化开发工具,降低开者发门槛,实现公链开发的标准化以及公链网络互通,包括Tendermint共识引擎,Cosmos SDK 的模块化开发框架,IBC通信协议,同时自己建立了一条枢纽链,称为Cosmos Hub,连接所有Cosmos生态公链
  • Tendermint共识引擎:提供了通用的网络层和共识层,基于POS机制,开发者可以直接采用,专心设计应用层
  • Cosmos SDK:包含各种应用层常用模块,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IBC通信协议:Cosmos生态链间的网络传输协议
  • 枢纽Cosmos Hub:更新所有Zone的区块头作为验证的信息,记录所有链的数据和交易记录,作为不同的Zone间的通信枢纽分区Zone:连接到枢纽的各条公链也被称为分区(Zone)

关于波卡

  • 波卡打造了基于Substrate创的主链称为中继链,中继链配有被称作“插槽”的接口,让其他公链通过插槽接入中继链,通过插槽与中继链链接的公链称为平行链(parachains)
  • 中继链:验证各个平行链给出来的区块,并给出最终确定性的证明,接入中继链的公链可以以任何自治方式产生区块
  • 平行链:主要负责数据的运算和交易信息的处理,通过多条平行链,就可以完成区块链的横向扩展,解决区块链的性能问题
  • Substrate:波卡设计的开发模板

Cosmos与波卡(Polkadot)区别

1.安全性

🌐Polkadot - 共享全局安全

  • 平行链(Parachain):独立的状态机,拥有自定义规则、共识算法和手续费结构。
  • 中继链(Relay Chain):母链,负责维护所有平行链的“全局状态”。
  • GRANDPA 共识机制:快速确认平行链区块,保障网络安全性。
  • 共享安全性:中继链的验证者数量越多(如1000名验证者),平行链的安全性越高。
  • 缺点
    • 平行链状态需由中继链验证者确认,存在被恶意拒绝的风险。
    • 为降低风险,Polkadot 会对验证者进行混洗,随机分配验证任务。
  • Fishermen(渔夫)机制:专门监控验证者行为,防止作恶。

🌐 Cosmos - 独立的局部安全

  • 每条链完全独立,有自己专属的共识机制和验证者集合。
  • 安全性独立:每条链需自己保障安全,验证者只保护本链。
  • 中心枢纽-分区模型(Hub & Zone):通过中心枢纽(Hub)实现不同区块链(Zone)之间的通信。
  • IBC 协议(跨链通信):实现链与链之间的消息和代币转移,初期支持代币传输,后续支持更多消息类型。
  • 优缺点对比
    • 优点:应用链控制力强,适合大公司(如币安、Telegram)自己主导和管理。
    • 缺点:小型应用难以搭建强大的验证者集,安全性难以保障。

总结核心区别

  • Polkadot:统一共享安全,弱化单链控制力,适合需要安全保障和互操作性的应用。
  • Cosmos:每链独立,安全性自负,适合想要完全掌控自己链的企业或项目。

2.治理和参与

📌 参与规则差异

Polkadot

  • 结构固定:中继链 + 最多约 100 条平行链(数量未来可能调整)。
  • 平行链使用权通过竞拍获得
    • 采用拍卖机制,最高出价者中标。
    • 中标者需锁定大量 DOT(原生代币)。
    • 竞拍成功后,可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平行链。
    • 退出规则:只有不再使用平行链时,才能解锁 DOT。

Cosmos

  • 结构灵活开放:任何人都可创建中心枢纽(Hub)或分区(Zone)。
  • 不设上限或统一竞拍机制,开放参与。
  • 示例:
    • Cosmos Hub(由 Tendermint 团队开发)
    • Iris Hub(面向中国及亚洲市场)
  • 中心枢纽-分区模型简化跨链通信,避免链链直连。

📌 治理流程差异

Polkadot

  • 治理依赖 DOT 质押量
    • 投票权重按持有和质押的 DOT 数量决定。
  • 设立治理委员会
    • 代表不活跃的 DOT 持有者投票。
    • 委员会从 6 人开始,每两周增加 1 人,最多 24 人。
  • 治理功能强大,可调整:
    • 中继链参数(如出块时间、区块奖励等)
    • 平行链竞拍规则及所需 DOT 数量
  • DOT 持有者无权强制下架某条平行链
    • 只能改变后续的参与流程。
    • 平行链租期内享有完整使用权,受保护。

Cosmos

  • 无统一治理,各 Hub 和 Zone 自治。
  • Cosmos Hub 的治理流程(代表性示例):
    • 任何人可提交提案。
    • ATOM 质押者按质押量投票,决定提案是否通过。
  • 治理规则完全由各自链决定,灵活度高。
  • 示例文档:Chorus One 的《Cosmos Hub 治理机制》详细介绍了流程。

3. 跨链通信对比

📌 设计目标与通信方式

Polkadot

  • 目标:实现 任意消息传递(不仅限于资产转移)
    • 平行链 A 可直接调用平行链 B 的智能合约,转账或传递任意数据
  • 通信协议:ICMP(Inter-Chain Message Passing)
  • 所有平行链共享同一中继链的安全性

Cosmos

  • 目标:聚焦 资产转移
    • 优先实现代币跨链转账
  • 通信协议:IBC(Inter-Blockchain Communication)
  • 每条链独立,通信时需信任目标链的验证者集

📌 安全性设计与挑战

Polkadot

  • 共享安全性
    • 所有平行链安全等级一致,可互相信任
  • 解决分叉与重组问题:
    • 如果平行链出现无效区块,Fisherman(渔夫)机制 可举报并回滚全网状态
  • 数据可用性挑战
    • 验证者随机分配至不同平行链,需频繁下载新链状态,带来巨大技术难题
  • 如果中继链出现错误,全网所有平行链都会受影响(牵一发动全身)

Cosmos

  • 各链独立安全
    • 每条分区链有自己的验证者集
    • 通信时,必须信任对方分区的验证者
  • 分叉和双花风险
    • 如果目标分区(如 Ethermint)验证者恶意,可能双花代币
    • 风险仅限于该分区及持有该分区代币的其他分区用户
    • Cosmos 架构设计为 “局部受损可控”,防止恶意行为蔓延至全网

还有共识算法,SDK等


什么是应用链(App Chain)

📌定义

应用链(Appchain),全称 “应用专属链”,是为特定应用(DApp)量身打造的区块链,专门服务于某个应用或某一类应用场景。

与以太坊等通用公链不同,应用链并不追求通用性和兼容所有应用,而是聚焦在某个特定业务领域,优化性能、费用、交互体验、安全性等方面。


核心特点:

  1. 专为特定 DApp 或垂直行业设计
    • 例如 GameFi、DeFi、NFT、社交、支付等场景;
    • 性能、规则、经济模型完全围绕目标应用优化。
  2. 性能更优
    • 高吞吐、低延迟、低 gas 费,满足 Web3 中的 Web2 级体验需求;
    • 适合高频交易场景,如游戏、社交等。
  3. 更灵活的治理和经济模型
    • 应用方(DApp 项目方)拥有更强的自主权;
    • 设计自己的 token 经济模型、手续费规则。
  4. 安全模型可依托主链或自建
    • 可以依附在 Cosmos、Polkadot 这样的跨链生态,享受共享安全;
    • 也可以自建共识和安全机制。

举例理解:

  • Yuga Labs 的 ApeChain(BAYC 背后的专属链)
    • BAYC 社区因 NFT 链上交易费用高,转而建设自己的应用链;
    • 所有 BAYC 生态内的交易、NFT 发行、游戏运行全在 ApeChain 上完成,降低费用、提升体验。
  • Oasys 专门为游戏打造的链
    • 设计为玩家免 gas 费,适合高频互动的区块链游戏环境。

📈 应用链优势

  • 可以满足 Dapp 的高吞吐量要求和低费用要求,在无需许可的 Web3 环境中需要 Web2 性能的应用程序应运而生,将感应性应用作为第一实验场景。Gamefi 应用是最显性的例子,大部分 Gamefi 需要极高的吞吐量来支撑用户的实时体验与高频交互功能。
  • 若 Dapp 需一种子链上存在的证明技术,那么另一种选择是构建另一条实现该技术的应用链:
    • 例子如知识证明,如 zk-Snarks 或 zk-Starks。
    • 关注点是给到 Dapp 或证明用户外与构建区块无关、而是生成证明用的高效计算,并且这条链的安全性用原链来担保。
  • Oasys 提出的应用链可以免去终端用户交互时支付 Gas 的困扰:
    • 当用户操作 Dapp 时,用户向 Dapp 支付费用,费用再由 Dapp 汇总后统一支付 Gas。
  • 应用链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解决 Dapp 的链资源的经济没有衡量、代表处在 Dapp 中提供的经济价值的交易并以相应的形式支付给公共链的问题。
    • 代表 Dapp 经济体必不可少、代表 Dapp 经济的支付通道。
  • 垂直应用链能在 Dapp 的应用需求内应用 Dapp 的所有功能,应用链的建设交付形式灵活:
    • Yuga Labs 将 BAYC 生态系统作为一条链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    • 在项目的 NFT 收购期,BAYC 社区因此支付了巨额费用,交易数量支持他们的 ApeChain 被议论甚至使用在 BAYC 的经济体系中

作用

  • 公链通用性强,但性能、费用、定制化等方面存在瓶颈;
  • DApp 越来越复杂、用户量越来越大,跑在以太坊等主链上成本太高;
  • 应用链可以:
    • 降低用户使用门槛(如免 gas 费)
    • 提升性能(高 TPS)
    • 灵活设计规则,服务专属生态。

📉 应用链的劣势

  • 安全性在应用侧的设计上,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Dapp 的采用和 Dapp 原生代币的价格。
  • 跨链交互和合作,每个 Dapp 都与其他 Dapp 隔离,交互需要跨链传输或应用链交互。
  • 跨链风险。

在 L0 架构上,开发者的风险不会被绑定在某一条链上。当底层链发生变动时,应用几乎可以零成本地迁移到另一条链上。

防欺诈证明(Fraud Proof)

  • 机制:将数据重新记录
  • 示例:Plasma

防欺诈证明(Fraud Proof)” 是区块链 Layer 2 扩容方案 中的重要概念,尤其出现在 Optimistic Rollup(乐观汇总) 机制中。它的核心作用是:
检测欺诈,✅ 确保安全性,✅ 防止恶意行为者提交错误的区块或交易数据


📖 防欺诈证明的原理:

Optimistic Rollup 中,链下批量处理了大量交易后,把交易结果直接提交到以太坊主链上,但默认“乐观”地假设这些交易都是有效的。

为了防止有人作恶,系统设计了 “挑战期(Challenge Period)”,在这期间:

  • 任何人(通常是验证者)都可以对 Rollup 提交的交易结果发起“欺诈挑战”;
  • 如果发现数据有假、状态计算有错或存在双花,就提交 Fraud Proof(欺诈证明)

⚙ 举个例子:

假设有一批交易被打包上链,但里面有人试图把自己的 1 ETH 变成 10 ETH。
1️⃣ 骗子把假数据提交上主链;
2️⃣ 在挑战期内,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;
3️⃣ 这名挑战者提交 Fraud Proof,证明那条交易有错;
4️⃣ 以太坊主链验证无误后,撤销这批错误交易,并奖励挑战者。

关于侧链(Side Chain)

📌 工作原理(How does it work?)

  • 双向锚定(Two-way peg)
  • 第三方参与(Presence of the third-party)
  • 简单支付验证(SPV 证明):主链锁仓,侧链使用(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 proof: coins locked on the mainchain for sidechain)

优点(Pros)

  • 提升交易吞吐量(Increase transaction throughput)
  • 降低交易费用(Reduce transaction fee)
  • 保持交易隐私(The privacy of the transactions can be maintained)

缺点(Cons)

  • 更中心化,由第三方控制(More centralised, controlled by third-party)
  • 桥被多次攻击(The bridge has been hacked many times)

📖 总结归纳:

这是典型的“跨链桥”或“侧链”运行机制:

  • 核心机制:双向锚定 + 第三方监管 + SPV 证明
  • 优势:提高性能、降低费用、保护隐私
  • 劣势:中心化风险较高、桥容易被黑(安全性隐患)

Merkle Proof 相关

(原文无详细内容,分类占位)


L2 扩容方案

  • 将交易放在线下(L2)计算,如 State Channel
  • 只有交易始末状态在 L1 上做记录。

主流 L2:Rollup

优点(Pros)

  • 上传到主链的数据量非常少(Data posted on the mainchain is the minimum)
  • 执行后的交易打包成批次上传到主链(Each batch of executed transactions is bundled and is posted on the mainchain)
  • 只需要验证 Rollups 中的交易(Validate the rollups transaction required)
  • 安全性更高(Much more secured)

缺点(Cons)

  • 乐观 Rollup(Optimistic Rollups) 的主要缺点是提现时间长(A major limitation of Optimistic rollups is the longer withdrawal time)
  • ZK Rollup 仍在成长和完善中(Still in the middle of maturing for zkRollup)

实现方式

1.png

  • 在 L1 上写一个合约,主要功能:
    • 将所有要打包的交易做成一个 Merkle Tree

Rollup 类型

  • ZK Rollup
  • Optimistic Rollup(O_Rollup)

区别

image.png

ZK Rollup(Zero-Knowledge Rollup)

原理:

  • 使用 零知识证明(ZK Proof),将大量交易打包后生成一份数学证明,上传主链。
  • 主链验证这份证明即可,无需验证每笔交易。

优点:

  • 提现快,几乎即时到账(因为有数学证明保障)
  • 安全性强,难以作恶
  • 数据上链少,效率高

缺点:

  • 技术复杂,开发难度大
  • 支持的智能合约类型有限(目前难以处理复杂合约逻辑)
  • 仍在完善和成熟中(如图所示)

Optimistic Rollup(O_Rollup)

原理:

  • 假设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(**”乐观假设”**)
  • 只有在有人质疑时,才会触发欺诈证明(Fraud Proof)验证

优点:

  • 支持复杂的 EVM 智能合约,兼容性好
  • 技术成熟度较高,已有很多项目部署(如 Arbitrum、Optimism)

缺点:

  • 提现等待时间长(通常 7 天)——需要给挑战者时间提出质疑
  • 安全性依赖欺诈证明机制,挑战者必须在线监督

2.png


Validium 与 Volition

  • Validium:计算与数据存储在线下
  • Volition:更灵活的整体解决方案

StarkEx

  • StarkEx 是 Validium 和 Volition 的典型实现项目

    3.png

在区块链设计中,性能(Performance)可组合性(Composability)去中心化(Decentralization) 三者很难同时兼顾,通常只能兼得其中两个,牺牲一个。

三个维度代表的内容:

  1. Performance(性能)
    • 高吞吐量、低延迟
    • 代表:BSC、Polygon、xDAI(性能高,但去中心化较弱)
  2. Composability(可组合性)
    • 合约之间自由组合、无缝调用,DeFi 项目互通
    • 代表:Uniswap、Compound、Aave、Curve(DeFi 协议)
  3. Decentralization(去中心化)
    • 强安全性、抗审查、真正的无中心化控制
    • 代表:ZK Rollups(Starkware)、Optimism、Arbitrum

图中项目归类示例:

分类 项目示例 特点
性能优先 BSC、Polygon、xDAI 高吞吐,低 Gas,但中心化程度高
去中心化优先 dYdX、DeversiFi、Sorare、StarkWare ZK rollup 高安全、抗审查,但性能受限
可组合性优先 Uniswap、Compound、Aave、Curve 协议可叠加组合,DeFi 乐高,但可能性能瓶颈
平衡点靠近去中心化一侧 Optimism、Arbitrum 采用 Optimistic Rollup,试图兼顾可组合性和去中心化

以太坊与 L2 扩展

1️⃣ Ethereum and Its Limitations(以太坊及其局限)

✨ 以太坊优点:

  • 支持复杂智能合约,功能强大;
  • 生态最繁荣,DeFi、NFT、DApp、GameFi 项目众多;
  • 安全性极高,去中心化程度优秀。

⚠ 局限与瓶颈:

  • TPS(每秒交易量)低:原生 L1 只有 15-30 TPS;
  • Gas 费用高:网络一拥堵,交易费可达几十甚至上百美金;
  • 延迟高:交易确认慢,用户体验差;
  • 不适合高频、低价值交易场景(比如链上游戏、社交)。

2️⃣ Blockchain Scaling Landscape(区块链扩容全景)

扩容是为了提升区块链性能,降低费用,提升用户体验。区块链扩容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:

Layer 1 扩容(直接升级主链)

  • 升级共识机制(如以太坊从 PoW 转向 PoS)
  • 分片(Shard)
  • 优化底层架构

Layer 2 扩容(主流方向)

  • 把计算或交易放到“主链之外”处理,再将结果提交到主链
  • 保持以太坊安全性,但提高 TPS、降低费用

3️⃣ Layer 2 Scaling Solutions(Layer 2 扩容方案)

Layer2 是目前解决以太坊扩容最热门和成熟的路线。主流 Layer2 方案有:

类型 代表项目 原理 优点
Rollups Arbitrum, Optimism 批量打包交易后上传主链 安全性强,生态成熟
ZK Rollups zkSync, StarkNet 零知识证明+打包 安全强,数据隐私好,技术门槛高
Plasma OMG 定期提交子链状态 简单轻量,适合特定场景
Validium Immutable X 类 ZK Rollup,数据不上链 超低费用,适合 NFT 游戏
State Channels Celer, Raiden 双方链下互操作,最后上链 快速,适合小游戏

4️⃣ The Trilemma Choice of Layer 2(Layer 2 的三难选择)

区块链三难问题(Scalability Trilemma)

安全性(Security)

去中心化(Decentralization)

可扩展性(Scalability)

理论上很难三者兼顾,Layer2 设计时也面临类似的选择:

选重安全 选重可扩展性 选重去中心化
ZK Rollup Validium、侧链 Plasma、部分 Rollup

总结

模块 核心内容
Ethereum and its limitations 以太坊性能差、贵、慢,不适合大规模应用
Blockchain scaling landscape 扩容方法全景:L1 扩容 vs L2 扩容
Layer 2 scaling solutions 主流 L2 技术:Rollup、ZK Rollup、Plasma 等
The trilemma choice of Layer 2 Layer2 设计必须在安全、去中心化、可扩展之间权衡

IBC 指数

什么是 IBC?

IBC(Inter-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)即 跨链通信协议,是 Cosmos 生态核心功能,用于连接不同的区块链(被称为“Zone”)实现:

  • 跨链资产转移
  • 跨链消息传递
  • 互操作性(Interoperability)

Cosmos 的愿景就是通过 IBC 把不同的应用链连接起来,形成“区块链互联网”。


IBC 指数的含义(行业用法)

IBC 指数 通常用于衡量:

  • 接入 IBC 协议的链数量
  • 跨链交易次数和活跃度
  • 跨链资产流通量
  • 生态增长速度(比如 Cosmos Hub、Osmosis、Juno 等链的活跃程度)

IBC 指数的价值

优势 说明
衡量 Cosmos 生态繁荣度 参与 IBC 的链越多,生态网络效应越强
帮助投资者和开发者决策 哪些链活跃、哪个 DApp 适合部署
反映真实链间交互 比单链交易量更能反映“跨链生态”的活跃度